当前位置: 首页 > 高考资讯 >

2017上海高考历史,上海2017年高考

发布于:2025-02-06 06:54:02 阅读量:0 分类:高考资讯 编辑:中考网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2017上海高考历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2017上海高考历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上海一大历史资料?

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,从此,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,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,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。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,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,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。

2017上海高考历史,上海2017年高考

俄国十月革命后,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。中国的先进分子李大钊、陈独秀、毛泽东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,并把它与中国正在发展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。他们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,讲解革命道理,组织工人进行斗争。

在这个基础上,各地先后成立了一些党的早期组织,这些地方分别是上海、北京、武汉、长沙、广州、济南。此外,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共产主义者也成立了这样的组织。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,积极开展工作,推动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,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。

1921年6月,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通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,派代表到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—次全国代表大会。1921年7月23日,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。

淞沪抗战的过程和意义?

淞沪会战时间:1937年8月13日~11月12日;淞沪会战的意义: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。又称“八一三上海抗战”,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,交战双方总共投入近百万兵力,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激战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,是抗战八年中规模最大,时间最持久的战役之一,震惊世界。

一九三七年七月底,日军占领了北京天津河北后,决定进一步占领我国的最大城市上海,八月十三日,日军开始对上海发起攻击,淞沪会战开始了,国军调动几乎全国的精锐力量集结上海,包括中央军,川军,桂军陕军等,共计七十五万人,誓死保卫大上海,利用落后武器,给敌人以大量杀伤,日军进功失利,被迫连续调兵三次,总兵力达到二十五万人,最后出其不意从杭州湾登陆,进攻我背翼,我措不及防,被迫撤退,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三日,日军占领上海。从此华东门户被打开,海运中断,首都南京岌岌可危。

淞沪抗战的过程:

11月13日,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:各地战士,闻义赴难,朝命夕至,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,筑成壕堑,有死无退,阵地化为灰烬,军心仍坚如铁石,陷阵之勇,死事之烈,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,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。中国军队向吴福、澄锡国防线撤退,江阴保卫战开始;至此国军以60%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,淞沪会战拉下帷幕。 1937年11月5日,何应钦在南京召开的国防最高会议的报告中宣布,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伤亡已达187200人;此外,1937年11月5日至12月2日之间,在后撤途中伤亡约为10万人;两项合计约为29万人。我军阵亡中将军长1人,阵亡师长、副师长4人,阵亡团长28人,阵亡营长44人。由于中方海军司令官的“沉船战术”泄密,中央海军全军覆灭。

淞沪抗战的意义:

淞沪抗战,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。同时,它也让全世界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的立场:不再等待日本“和平”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、侵吞,即中国绝不会向侵略者投降!淞沪会战让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,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,中国“纵使战到一兵一枪,亦绝不终止抗战。”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,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! 而对于日本,日军在上海苦战三个月才勉强攻下中国军队的阵地,(这使得)日本的民心、士气出现了怀疑与困惑。(通过淞沪会战)几乎可以确定,日本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,那么这就必然暴露出其在战略上最大的致命弱点,即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资源,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,一旦它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,那么最终的溃败也就成为其无法避免的命运!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7上海高考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2017上海高考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资讯